大连共青团组织成立至今,走过了近百年奋斗历程。1924年4月,大连第一个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小组成立。6月,改建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支部。1925年1月,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特别支部。同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连特别支部。1926年2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连地方委员会。1927年6月,改建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连市委员会。1928年1月,改建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关东县委员会。1932年10月,改建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大特别支部。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7月1 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旅大区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旅大区第一届委员会。1957年5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大市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组织受到严重干扰,一度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青团工作步入新的历史时期。1981年3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连市委员会。截至2000年底,全市有基层团委966个,团总支752个,团支部11125个,团员283213人,占全市青年总数的25.57%。从1949年7月截至2000年底,召开过13次团代会。大连共青团组织在中共大连市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参与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在各条战线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写下不朽篇章。
1919 年5月4日 北京爆发反帝爱国运动。在其影响下,大连地区一批有民族民主革命觉悟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把新文化、新思想传播到大连。5月30日大连中华青年会第一次发起人会议在大连敷岛町(现大连市中山区七一街5号)日本基督教青年会馆召开。300 余人到会。公推傅立鱼(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老同盟会会员)为筹备委员长,陈德麟、马允孚、黄尧阶、许筱轩为筹备委员,王式如为书记员。5月 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傅立鱼以大连《泰东日报》编辑长的身份,在该报刊登《匈国劳奴政府经过实况》、《六个月间的李(列)宁》等文章,介绍十月革命和革命领袖列宁。是年 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 下,大连青年与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接连不断,至年末罢工23次。
1920 年7月1日 大连中华青年会成立大会在大连女子商业学校(现中山区中心小学) 召开。400余名会员与会。大会通过了《中华青年会组织大纲(草案)》,选举张本政为会长,傅立鱼为副会长,李子明、徐香圃、牛作周、周文富、邵镇亭、庞睦堂、曲模亭、张君度、谢康伯等为董事。张本政因故缺席,由傅立鱼代行会长职务。大连中华青年会是大连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最早组建的爱国进步社会教育团体。
7月2日 大连中华青年会在大和旅馆(现大连宾馆)召集董事会职员就任。张本政致函辞去会长职务,公推傅立鱼为会长,推救济部干事杨凤鸣为副会长。逾日,在《泰东日报》发表启示,通告全体会员。
1921 年7月17日 大连中华青年会成立1周年纪念大会在南山商业学校召开。会长傅立鱼因故缺席,副会长杨凤鸣主持会议。与会会员600余人,中外来宾200余人。杨凤鸣宣读开会词,报告一年来的工作。各机关宣读祝词。大会赠发了会报。同日,出版《大连中华青年会报》。1923年,傅立鱼以个人名义获得《新文化》出版权。
1922 年年初 傅立鱼等人开办大中印书馆,承办印刷业务,出售革命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俄国共产党党纲》、《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马克思资本论人门》、《列宁传》等书籍和《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书刊开始在大连流传。5月14日 大连中华青年会组织发起大连地区第一次中华运动大会。10余个团体、千余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观众4万多人,是为大连破天荒之盛举。貔子窝公学堂获得竞赛